比附援引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对于重构我国现代类推制度的启示

被引:4
作者
白雪峰 [1 ]
陈加奎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浙江省苍南县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比附援引; 断罪无正条; 法律解释; 法律漏洞;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6.02.020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比附援引制度用于应对刑律没有明文规定某一行为如何定罪量刑,但是刑事司法实践中又需要对此行为施以相应的刑罚而设置。此制度为中华法系一大特色,从隋朝正式建立到清末沈家本等人参酌西律力主罪行法定原则而废除,期间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通过历史的研究方法对比附援引制度进行梳理和史料挖掘,发现其随着民族法律文化融合而进化,且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弥补法律漏洞的可行性以及处罚违背"正当理性"的潜在性为其存在的法理基础。那么在当下受西方法治文明影响的社会背景下,按照比附援引制度的进化理路,同时立足其法理基础,对于重构我国现代类推制度是有所裨益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2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类推制度的合理性及其在我国的衰落与重建 [J].
朱立恒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2) :124-127
[2]   刑法修改中类推制度存废之争的研讨 [J].
赵秉志 ;
肖中华 .
法学家, 1996, (04) :54-67
[3]  
王阳明全集.[M].(明) 王守仁; 著.中国书店.2014,
[4]  
商君书锥指.[M].蒋礼鸿; 撰.中华书局.2014,
[5]  
胡适文存.[M].胡适;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6]  
《大清新刑律》立法资料汇编.[M].高汉成;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  
先秦政治思想史.[M].梁启超; 著.东方出版社.2012,
[8]  
历代刑法考.[M].(清) 沈家本; 著.商务印书馆.2011,
[9]  
四书章句集注.[M].(宋) 朱熹; 撰.中华书局.2011,
[10]  
元典章.[M].陈高华; 张帆; 刘晓; 党宝海; 点校.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