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的竞合关系与整合开发策略

被引:7
作者
叶俊
机构
[1] 黄冈师范学院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别山; 红色旅游景区; 竞合; 整合开发;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3.19.033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结合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从产品的同质性、游客的可进入性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分析了其红色旅游景区的竞争因素,并分析了其区域合作存在的内在和外在动力,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线路、品牌、基础设施和合作机制方面提出了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景区整合开发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4841 / 4844+4848 +48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博弈视角的区域旅游竞合机制构建——以山西省为例 [J].
刘兵慧 ;
魏晓芳 .
经济问题, 2011, (05) :118-121
[2]   基于共生理论的滇西北旅游区旅游竞合研究 [J].
苏章全 ;
李庆雷 ;
明庆忠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4 (01) :98-103
[3]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诊断及其应对策略 [J].
卢丽刚 ;
时玉柱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2) :10745-10747
[4]   基于竞合的东北区域旅游发展问题探讨 [J].
孟爱云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 (03) :71-73
[5]   基于生态位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城市竞合态势及策略 [J].
汪清蓉 ;
余构雄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3 (06) :112-118
[6]   大别山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 [J].
王庆斌 ;
杨效忠 ;
屈桂春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4) :6-11
[8]   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J].
曹扬 .
商业时代, 2006, (01) :77-78
[9]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J].
吴泓 ;
顾朝林 .
经济地理, 2004, (01) :104-109
[10]   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 [J].
陶伟 ;
戴光全 .
人文地理, 2002, (04)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