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及生态恢复技术的现状

被引:11
作者
吴和政
郑薇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关键词
矿业开发; 生态环境; 护坡; 绿化; 生态恢复技术; 中国;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7.s1.007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经历几十年的矿业开发,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及诱发日益频繁的次生地质灾害,已影响到区域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加严重;全国工矿业发展导致的土地与生态退化的面积达700万hm2,复垦率不足15%,目前仍以每年4万hm2的速度增加。我国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破坏山体植被、地面塌陷灾害严重、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地面沉降、大量废石尾矿造成污染、矿坑废水污染严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重视矿山生态恢复,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已在生态恢复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并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很好效果。目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主要技术方法有:植生卷铺盖法、挂三维网植草、液压喷播、生态多孔混凝土绿化法、浆砌空心砖培土种草与喷混植草、喷混植草、高陡岩石边坡绿化的新型防护结构体系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西南部道路边坡生态治理的实践 [J].
徐国钢 ;
赖庆旺 .
草业科学, 2002, (01) :66-69
[2]   岩质坡面喷混快速绿化新技术 [J].
章恒江 ;
章梦涛 ;
付奇峰 .
国外公路, 2000, (05) :30-32
[3]   岩石边坡生态护坡研究简介 [J].
张俊云 ;
周德培 ;
李绍才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4)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