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疏浚对湖泊沉积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刘爱菊
孔繁翔
史小丽
于洋
谭啸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疏浚; 沉积物质量基准; 发光菌法; 全底泥微生物试验; 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用淡水沉积物质量基准和微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对疏浚前后五里湖沉积物提取液和全底泥沉积物的生态毒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疏浚后,沉积物中各重金属污染物的总体含量均显著降低,但是铬、铅和镍的含量仍然分布在阈值效应低值(TEL)和可能效应水平值(PEL)之间的灰色区域,仍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疏浚后1个月,沉积物提取液中发光菌发光试验的EC50值降低约50%,毒性增加近1倍;与疏浚前相比,全底泥沉积物的细菌毒性试验的EC50值降低11%30%;全底泥月芽藻毒性试验的EC50值也有显著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65 / 5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淡水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差异分析 [J].
陈云增 ;
杨浩 ;
张振克 ;
秦明周 .
湖泊科学, 2005, (03) :193-201
[2]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J].
王海 ;
王春霞 ;
王子健 .
环境化学, 2002, (05) :430-435
[3]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OM、TN、TP的现状与评价 [J].
隋桂荣 .
湖泊科学, 1996, (04) :319-324
[4]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屠清瑛主编, 1990
[5]  
A New Microbial Contact Assay for Marine Sediments (7 pp)[J] . Susanne Heise,Wolfgang Ahlf.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 2005 (1)
[6]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icrobiotesting and Early Millennium Prospects[J] . C. Blaise,F. Gagn,M. Bombardier.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