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科技的发展及其动因初探

被引:12
作者
夏如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江苏南京
关键词
生物防治; 中国; 昆虫; 天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76 [生物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天敌昆虫的利用在我国至少有 1 70 0年的历史。 2 0世纪 3 0年代初 ,浙江省昆虫局设立寄生蜂研究室 ,我国近代生物防治科学研究从此发端。中国生物防治的主要成就是在 2 0世纪后 5 0年里取得的。从 5 0年代开始 ,中国从国外引进澳洲瓢虫等多种天敌进行害虫防治 ,60年代以来大量应用赤眼蜂、苏云金杆菌等天敌防治害虫。 1 975年我国明确了“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生物防治科技得到更快发展。 1 979年起开展全国性的农作物病虫害天敌调查 ,1 980年建立国家级独立生防研究机构。“七五”期间 ,生防科技首次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使我国生物防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生物防治科技的发展有其深层的动因。化学农药的使用及其严重后果、生态环境压力、经济利益、政府的宏观决策及近年来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都影响乃至决定着生物防治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生防工作新进展.[M].朴永范;林晃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背景资料.[M].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  
可持续农业导论.[M].程序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4]  
中国近代昆虫学史.[M].王思明;周尧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   我国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J].
万方浩 ;
叶正楚 ;
郭建英 ;
谢明 .
昆虫知识, 2000, (02) :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