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反倾销的实证分析

被引:11
作者
潘圆圆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反倾销; 影响因素; 实际出口量; 实际汇率; GDP增长速度;
D O I
10.19523/j.jjkx.2008.05.007
中图分类号
F752.02 [贸易保护];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倾销这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被反倾销国家角度看,中国①遭受反倾销起诉的数量受到出口量、汇率变动、被反倾销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GDP增长速度三个因素的影响。但即使控制了这些因素,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起诉仍然显著多于其他任何国家。进一步地,我们从反倾销发起国角度分析了13个对中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起诉的共同原因,检验了其他因素的解释力,主要结论有:外国的发展程度影响对中国的反倾销起诉,而各国对中国的FDI、外国的失业率和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则没有太大解释力。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Subsidizing rent-seeking: Antidumping protection and the Byrd Amendment[J] . Kara M. Reynold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6 (2)
[2]   East Asia's anti-dumping problem [J].
Prusa, TJ .
WORLD ECONOMY, 2006, 29 (06) :743-761
[3]  
Anti‐dumping: What are the Numbers to Discuss at Doha?[J] . MaurizioZanardi.World Economy . 2004 (3)
[4]   EXCHANGE-RATES AND UNFAIR TRADE [J].
FEINBERG, RM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9, 71 (04) :70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