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区土壤侵蚀规律及泥沙来源分析

被引:31
作者
史德明
杨艳生
吕喜玺
梁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侵蚀; 三峡工程; 推移质; 水土保持;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1991.03.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泥沙是水库建设的大敌,修建大坝首先要考虑土壤侵蚀和水库淤积问题。本文通过1981~1990年期间研究确定,三峡区的年侵蚀量为1.57亿t,年入库泥沙量为4000万t。随着植被的破坏和演替,侵蚀量由低到高。林地、灌丛、草地和农地的年侵蚀量,分别占三峡区总侵蚀量的6.19%,10.76%,23.05%和60%,入江泥沙量分别占入库泥沙总量的5.95%,12.42%,35.46%和46.16%。农地是主要产沙区。重力侵蚀推移质多,一旦入江,对三峡工程将构成严重威胁。移民上山进行农业生产,共将增加三峡区产沙量1000~1200万t,增加入江泥沙量500~600万t。对三峡区的侵蚀泥沙问题必须有一个切合实际的估价。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