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山地连绵起伏,在暴雨作用下。坡面花岗岩风化层流失的大量粗沙在河流沟谷网中堆积起来,随时间推移逐步进入长江。根据坡面径流小区资料,在一次产流降雨中,降雨量(H),最大10分钟(i_(10))、30分钟(i_(30))和60分钟(i_(60))雨强对产流的作用都比较显著,它们的极值分布可用于估计不同频率H、i_(10)、i_(30)和i_(60)设计值。对于林地、荒坡地和梯田,降雨侵蚀力指标以组合结构Ei_(10)。较适宜,而坡耕地则以组合结构Hi_(10)较好。根据天然降雨观测资料分析,鄂西地区的降雨类型基本上可分为均匀型、递降型、突发型和峰值型四种雨型,洪水过程和降雨过程相对应,实验流域的输沙量随Ei_(10)增大而增大。但对长历时降雨来说,在以蓄满产流为主的花岗岩风化土体上,Ei_(10)组合结构还是掩盖了降雨过程中一部分非侵蚀降雨的累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