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长江三峡库区产流降雨特征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鸣远,王礼先
机构
[1]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鄂西,产流降雨,降雨侵蚀力,雨型;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1995.02.002
中图分类号
P426 [水汽、凝结和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西山地连绵起伏,在暴雨作用下。坡面花岗岩风化层流失的大量粗沙在河流沟谷网中堆积起来,随时间推移逐步进入长江。根据坡面径流小区资料,在一次产流降雨中,降雨量(H),最大10分钟(i_(10))、30分钟(i_(30))和60分钟(i_(60))雨强对产流的作用都比较显著,它们的极值分布可用于估计不同频率H、i_(10)、i_(30)和i_(60)设计值。对于林地、荒坡地和梯田,降雨侵蚀力指标以组合结构Ei_(10)。较适宜,而坡耕地则以组合结构Hi_(10)较好。根据天然降雨观测资料分析,鄂西地区的降雨类型基本上可分为均匀型、递降型、突发型和峰值型四种雨型,洪水过程和降雨过程相对应,实验流域的输沙量随Ei_(10)增大而增大。但对长历时降雨来说,在以蓄满产流为主的花岗岩风化土体上,Ei_(10)组合结构还是掩盖了降雨过程中一部分非侵蚀降雨的累积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长江流域的暴雨洪水 [J].
许正甫 .
水文, 1988, (03) :49-55
[2]   黄土地区降雨侵蚀力R指标的研究附视频 [J].
王万忠 .
中国水土保持, 1987, (12) :36-40+67
[3]  
水文学的概率统计基础[M]. 水利出版社 , 华东水利学院 主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