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研究——以吴旗县为例

被引:8
作者
郭军权
卜耀军
张广军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榆林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陵
[4] 陕西榆林
[5] 陕西杨陵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土壤含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吴旗县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形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5>°18>°30,°阴坡>半阴坡>阳坡,下部>中部>上部;对于同一植被类型,60 cm以下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并且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深层土壤水分含量有逐步趋于稳定的趋势;对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含量,农耕地>草地>灌木地>乔木林地;对于不同植被恢复方式,自然恢复的土壤含水量>自然+人工恢复的土壤含水量>人工恢复的土壤含水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土沟壑区植被自我修复与物种多样性变化——以吴旗县为例 [J].
温仲明 ;
焦峰 ;
卜耀军 ;
焦菊英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1) :1-3
[2]   黄土残塬沟壑区林地土壤水分时空特性分析 [J].
孙中峰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3, (03) :6-9
[3]   黄土高原生物利用型土壤干层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J].
黄明斌 ;
杨新民 ;
李玉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3) :119-122
[4]   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差异性探讨 [J].
徐学选 ;
刘文兆 ;
高鹏 ;
穆兴民 .
生态环境, 2003, (01) :52-55
[5]   延安试区刺槐林地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J].
韩蕊莲 ;
侯庆春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 (01) :74-76
[6]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水分生态环境研究 [J].
胡良军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45-1048
[7]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J].
何福红 ;
黄明斌 ;
党廷辉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4) :6-9
[8]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 [J].
邱扬 ;
傅伯杰 ;
王军 ;
陈利顶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5) :715-720
[9]   不同恢复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J].
张伟华 ;
关世英 ;
李跃进 ;
武永智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31-35
[10]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异与环境关系的数量分析 [J].
邱扬 ;
傅伯杰 ;
王军 ;
陈利顶 .
生态学报, 2000, (05) :74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