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动力因素研究

被引:5
作者
郭扬
李金叶
机构
[1]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梯度转移; 动力因素;
D O I
10.13680/j.cnki.ibr.2018.04.005
中图分类号
F752.68 [特种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从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空间格局出发,基于1981~2015年我国加工贸易数据及2004~2014年东中西部面板数据,运用加工贸易贡献度、加工贸易本国配套率及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后危机时代我国东中西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内外驱动因素。在整体测算基础上,本文认为:加工贸易对外贸的贡献度存在极大值(50%~55%)并无限趋近固定值(30%~35%),且发展程度越高,受劳动要素的制约程度就越高,受资本要素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就越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出口型产业转移——基于时间-空间-行业的分析 [J].
许德友 .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 (08) :54-64
[2]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庄芮 ;
徐紫光 ;
白光裕 .
国际贸易, 2014, (01) :18-20
[3]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效果评价 [J].
赵晓晨 .
当代财经, 2011, (09) :85-93
[4]   我国加工贸易地理集聚与梯度转移的实证研究 [J].
江华 ;
黎国林 .
经济经纬, 2009, (06) :51-54
[5]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 [J].
罗建兵 ;
叶林祥 .
财贸研究, 2009, 20 (05) :43-49
[6]   基于中国国情的产业转移动力机制探究——兼论我国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对策 [J].
李泽民 .
学术论坛, 2007, (11) :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