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感潮河道底泥释放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67
作者
余光伟
雷恒毅
刘广立
白涛
刘康胜
陈若维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重污染感潮河道; 底泥释放; 人工曝气; 重金属固定化; 土著微生物层;
D O I
10.13671/j.hjkxxb.2007.09.012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重污染感潮河道为对象,研究了底泥污染物(重金属、有机物和营养盐)在静态、潮汐作用影响及人工曝气扰动下的释放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曝气充氧、重金属化学固定、激活底泥土著微生物等联合技术对底泥释放进行控制,研究其控制效果.结果表明:①感潮作用加速了底泥污染物的释放,与静态释放相比,Cu、Zn、Pb、Cr、COD、NH+4-N和TP的平均释放速率提高了1~4倍,释放量增加了0.3~1.8倍;底泥平均耗氧速率提高了1.28倍.②人工曝气扰动使底泥污染物局部急剧释放,并使泥水界面由弱碱性变成弱酸性;在有氧环境,NH+4-N、TP的释放得到有效抑制.③投加石灰调节pH至8~9,上覆水体Cu、Zn、Pb、Cr的去除率达到85%98%,同时还可去除92%的TP和86%的浊度;在微碱性好氧条件下,Cu、Zn、Pb和Cr的释放量稳定在300μg·L-1以下.④底泥土著微生物层对水体及底泥污染物有良好的降解作用,通过间歇曝气COD、NH+4-N、TP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92%和71%;但微生物层具有较高的耗氧速率,达到45g·m-2·d-1.
引用
收藏
页码:1476 / 14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Study of oxygen uptake by tidal river sediment [J].
Chen, GH ;
Leong, IM ;
Liu, J ;
Huang, JC .
WATER RESEARCH, 1999, 33 (13) :2905-2912
[2]   Phosphate adsorption and release from sediments of brackish lagoons:: pH, O2 and loading influence [J].
Gomez, E ;
Durillon, C ;
Rofes, G ;
Picot, B .
WATER RESEARCH, 1999, 33 (10) :2437-2447
[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   覆盖法控制城市河涌底泥磷释放研究 [J].
叶恒朋 ;
陈繁忠 ;
盛彦清 ;
秦向春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2) :262-268
[5]  
广州市河涌底泥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J].李明光;钟继洪;李淑仪;郑武;.广州环境科学.2005, 04
[6]  
广州市河涌底泥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J].李明光;钟继洪;李淑仪;郑武;.广州环境科学.2005, 04
[7]   曝气复氧对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 [J].
林建伟 ;
朱志良 ;
赵建夫 .
生态环境, 2005, (06) :812-815
[8]   曝气对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和Cd释放的影响 [J].
路永正 ;
董德明 ;
沈秀娥 ;
刘亮 ;
李莹 .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 (06) :185-189
[9]   不同溶解氧水平对控制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J].
李文红 ;
陈英旭 ;
孙建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2) :170-173
[10]   底泥污染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J].
张丽萍 ;
袁文权 ;
张锡辉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02)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