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羌族传统建筑资源保护

被引:10
作者
焦凤
机构
[1]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旅游经济; 羌族文化; 羌族建筑资源;
D O I
10.16415/j.cnki.23-1021/c.2013.03.001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TU-87 [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修缮和仿造];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3304 ;
摘要
羌族传统寨落建筑起源于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虽然今天的羌族建筑已远非其原始状态,但在其建筑选址、村寨布局以及空间形式等方面,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古风遗韵。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羌族传统寨落已成为富集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的"大九寨国际旅游线"中羌族文化与风情旅游的目的地之一。由于缺乏一个合理的旅游文化开发模式,羌族地区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商业运作下已经变得越来越单薄与苍白,保护与开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立面。在此之际,民族地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域优势资源与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结构的合理转型并持续发展,这是我们现今需要考虑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浅谈羌族地区人居环境改造与羌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 [J].
焦凤 .
美术大观, 2012, (02) :93-93
[2]   勒色: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符号 [J].
赵曦 ;
赵洋 .
文艺争鸣, 2010, (04) :92-96
[3]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贾银忠; 主编.民族出版社.2010,
[4]  
室内设计形式语言.[M].尼跃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中国羌族建筑.[M].季富政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6]  
汶川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