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包埋神经片段桥接与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比较

被引:6
作者
万智勇
张帆
陈初勇
吴健
毕擎
机构
[1] 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
关键词
神经移植; 肌,骨骼; 组织包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22.3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报道1993 年1 月~1997 年10 月应用自体神经移植及骨骼肌包埋自体神经片段修复48 例60 条神经缺损,并根据不同神经,不同缺损长度、修复时间、缺损部位,比较二者间的疗效。方法 其中30 例38 条神经行神经移植,18 例22 条神经行骨骼肌包埋自体神经片段桥接。结果 术后随访12~28 个月,按MCRR 标准对肢体神经运动感觉功能评定疗效;优良率神经移植组2 ~5 cm占83 .3% ,6~10 cm 占76.9 % ,11 ~20 cm 占57 .1 % 。骨骼肌包埋自体神经片段桥接组2 ~5 cm 占80 % ,6~10 cm 占62.5 % ,11 ~20 cm 占50% 。神经移植组急诊修复为86.9 % ,3 个月内修复为77.7% ,3 个月后修复为50% ;骨骼肌包埋神经片段桥接组急诊修复为84.6 % ,3 个月内修复为80 % ,3 个月后修复为0 。神经移植组腕部80 % ,前臂为63 .6 % ,上臂为42 .8 % ;骨骼肌包埋神经片段桥接组,腕部75 % ,前臂55 .6 % ,上臂20 % 。结论 二者疗效比较,修复短距离或长距离缺损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 .05),而中等距离缺损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5) 。急诊与3 个月内修复,二者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 .05),3 个月后修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5) ,在修复前臂与腕部神经缺损时二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 ,上臂神经缺损时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骨骼肌包埋自体神经片段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J].
万智勇 ;
张帆 ;
赵仲生 ;
毕擎 ;
陈初勇 .
中华骨科杂志, 1996, (03)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