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23
作者
吕滨
戴汝平
张少雄
白桦
何沙
荆宝莲
曹程
任力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1 [主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电子束CT血管造影(EBCT-Angiography)常规扫描及三维重建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了自1995年7月至1996年12月经EBCT诊断的各种主动脉病变共189例,男152例,女37例,其中68例与手术结果作了对照。胸主动脉扫描采用单层增强扫描方法(SSM),心电门控采像;腹主动脉扫描采用连续容积扫描方法(CVS),无心电门控。三维重建方法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多层面或曲面重建法(MPR/C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结果189例主动脉病变包括各型夹层动脉瘤97例,真性动脉瘤26例,假性动脉瘤8例,马凡综合征39例,大动脉炎5例,各种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14例。68例与手术对照,EBCT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EBCT血管造影图像时间分辨率高,消除了呼吸及运动伪影,可以明确诊断各种主动脉病变;三维重建图像利于整体直观地显示病变,帮助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在主动脉病变的诊断方面,可望取代有创的常规血管造影。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