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哲学求索与科学探索

被引:4
作者
沈骊天
机构
[1]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
关键词
心灵; 信息; 哲学; 科学; 物理;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06.05.020
中图分类号
B08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对心灵本性的求索,成为几千年人类文明的最高智慧。近代心灵哲学围绕身心二元论和身心一元论的分歧展开。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身心二元论认为身体与心灵分属不同的实体;身心一元论则认为不存在独立于身体的心灵,精神是物质构成的身体属性的一部分,心灵可以完全归结为生理、物理运动。当代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的进展,正从科学的意义上揭示心灵的本质。心灵是存在于、但又独立于身体的信息,其物理载体是脑中变化着的脑电流。参透心灵的信息本质,不仅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革命;而且使人们得以展望生命科学技术一系列堪称梦想成真的未来前景,如“永生的生命”的可实现性,拥有自我、具有情感的人工智慧生命的出现,心灵“自我编号”的破译和心灵的自由释放,网界生命的出现,等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数字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J].
任晓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 (04) :104-107+112
[2]  
世界、场界与网界[J]. 沈骊天.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03)
[3]  
生命信息与信息生命观[J]. 沈骊天.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8(04)
[5]  
人工智能哲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玛格丽特·A.博登(MargaretA.Boden)编著, 2006
[6]  
六朝宗教[M]. 南京出版社 , 许抗生, 2004
[7]  
灵魂机器的时代[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雷·库兹韦尔(RayKurzweil)著, 2002
[8]  
世界最新科技[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编, 2000
[9]  
西方心理学史[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车文博著, 1998
[10]  
当代自然辩证法[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沈骊天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