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6在动物多器官衰竭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5
作者
方国恩
华积德
高瀚
沈炎明
闻兆章
申功恩
候建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2]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3]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多器官衰褐; 白介素6;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在家兔多器官衰竭MOF模型上动态观察了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对IL-6在MOF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实验组动物于休克及注射内毒素后IL-6水平明显升高;MOF动物IL-6水平明显高于NMOF动物;衰竭器官≥3的动物IL-6水平明显高于2个器官衰竭的动物;36h以内死亡的动物显著高于36h以后死亡的动物;IL-6水平与各主要器官功能变化、MOF发生率、器官衰竭数目、动物死亡率以及主要器官重重比等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0+7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Production of hybridoma groth factor by human monocytes. Aarden 1,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 1987
[2]  
Fever hyperdynamic shock, and multiplesystem organ failure, a pseudo-sepsis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salicylate intoxication. Leatherman JW,et al. Chest . 1991
[3]  
Interleukin 6--a potenfial mediator of lethal sepsis after major thermal trauma: evidence for in creased IL-6 production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Schluter B,et al. The Journal of Trauma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