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利益与表达自由著作权法立法价值之辩

被引:4
作者
熊琦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关键词
著作权; 私权; 表达自由; 市民社会;
D O I
10.14167/j.zjss.2011.09.011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由于权利客体的特殊性,著作权法的立法价值一直摇摆于激励经济收益与促进表达自由之间,针对信息产权化的弊端,著作权法被认为应该包含更高位阶的法律价值。然而,这种立法价值混搭,导致了著作权权利体系的混乱。因此,著作权法应回归到激励机制的模型下,而多元化的立法价值,应由针对不同调整对象,处于不同效力位阶的法律分别承担,只在著作权法追求的经济价值与主张表达自由的法律出现冲突时,再按照权利的位阶考虑对著作权的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1+78+158 +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探讨 [J].
李佃来 .
哲学研究, 2004, (06) :60-65
[3]  
文化与公共性[M]. 三联书店 , 汪晖,陈燕谷主编, 1998
[4]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Property: Delineating Entitlements in Information[J] . The Yale Law Journal . 2007 (8)
[5]  
The Firm,the Market,and the Law. Ronald H Coas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