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观

被引:2
作者
倪志安
机构
[1]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实践; 真理; 本质和属性; 真理观;
D O I
10.16255/j.cnki.11-5117c.2011.04.004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从客体理解,还是从实践理解真理的问题,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观"理解为传统哲学的"符合论"真理观、认知真理观和"绝对的真理观",其缺陷是不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问题,陷入了"只见知识,不见人"的错误之中。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观,就是从实践理解真理的生成根基、形成机制、发展机理、真理的证明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全面性、过程性。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观具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有利于根本转变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观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澄清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真理的属性"等概念的科学内涵,有利于解决人们"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价值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25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哲学笔记.[M].(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3,
[2]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肖前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9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4]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苏)列宁(В.И.Ленин)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3,
[5]  
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1961,
[6]  
形而上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
[7]  
实践论.[M].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