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双边履约保障法律机制分析——以CSA机制为中心视角

被引:3
作者
王娇莺 [1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2] 中国工商银行法律事务部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交易; 履约保障机制; 信用支持安排; CSA协议;
D O I
10.16529/j.cnki.11-4613/f.2013.12.002
中图分类号
D996.2 [国际财政金融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国际上,以ISDA主协议附件为表现形式的CSA协议构成场外金融衍生交易重要的信用支持文件。其通过构建合同关系,为当事人提供了管理交易风险敞口的可行途径。CSA履约保障法律机制实质上是一种基于"物"的交付、占有建立起来的动态保障机制,根基于民法基本原理,但又紧密结合金融实践的现实需求,实现了规则创新。中国虽已引入双边履约保障法律机制,但其与中国法的冲突与协调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应以更具包容性的态度,认识双边履约保障法律机制的创新价值,并采取适当方式进一步明确其在中国法下的效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解释——以合同为中心 [J].
刘燕 ;
楼建波 .
法学研究, 2012, 34 (01) :58-76
[2]   场外衍生品交易担保之信用支持制度研究——以“海升—大摩案”为分析蓝本 [J].
楼建波 .
法商研究, 2011, 28 (01) :28-35
[3]   商业银行保证金账户的法律性质与风险防范措施 [J].
王娇莺 .
金融论坛, 2009, 14 (12) :59-64
[4]   流质条款效力论 [J].
孙鹏 ;
王勤劳 .
法学, 2008, (01) :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