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王凤君
陶凌辉
赵云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
来源:
关键词:
肠道营养;
静脉营养;
肠粘液;
杯状细胞;
大鼠;
烧伤;
D O I:
10.16151/j.1007-810x.2001.03.013
中图分类号:
R459.3 [饮食疗法、临床营养学];
R644 [烧伤及烫伤(灼伤)];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 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三组。 EN和 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和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检测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及唾液酸的含量 ,并采用粘液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对肠道杯状细胞的分泌状况进行观察。 结果 :烧伤后肠粘液层变薄 ,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明显低于烧伤前。杯状细胞结构受损 ,粘液分泌量下降 ,酸性粘液明显减少 ,而中性粘液明显增多。两组相比 EN组大鼠杯状细胞结构较完整 ,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 PN组 ,且酸性粘液也明显增多。 结论 :严重烧伤后杯状细胞结构受损 ,合成粘液的能力下降 ,肠粘液层变薄 ,粘液成分改变。与静脉营养相比 ,肠道营养可减轻伤后杯状细胞受损程度 ,促进肠粘液合成 ,维护肠粘液化学成分的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