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4
作者
陈胜利
张汉伟
张刚利
王树荚
机构
[1] 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太原,太原,太原,太原
关键词
低温; 脑损伤; 郁金; 注射剂; 麝香;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比较亚低温与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4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4例)、醒脑静组(55例)和常规治疗组(55例)。亚低温组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与脑组织温度分别控制在32.5℃~34.9℃和32℃~35℃,维持1~7 d,平均(54.5±26.4)h;同时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以及脑组织氧分压和脑温。醒脑静组予以醒脑静注射液20~4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直肠温度控制在36.5℃~37.5℃。常规治疗组直肠温度控制在36.5℃~37.5℃。3组患者均于伤后3个月根据GOS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亚低温组于治疗后早期(24 h内)颅内压、血糖及高乳酸血症等异常指标分别下降(均P<0.05);血浆Mg2+水平升高(P<0.05或P<0.01);脑组织氧分压迅速升高并维持于正常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3组间生命体征、血气及其他血电解质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亚低温组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且病死率、伤后恢复良好率及患者预后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醒脑静组恢复良好率及颅内压下降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1)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疗效优于醒脑静注射液,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J].
只达石 ;
张赛 ;
陈荷红 ;
肖绪林 ;
苏晨芳 ;
林欣 ;
刘敬业 ;
张楷文 ;
毛瑞 ;
曹海华 ;
杨谨涛 ;
马宁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0, (04) :42-45
[3]   神经疾病的亚低温治疗 [J].
陈胜利 ;
温杰 .
医学综述, 1998, (08) :436-437
[4]  
Mg2+对缺血性脑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孙秀.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7(05)
[5]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论著摘要) [J].
江基尧 ;
朱诚 ;
卢亦成 ;
张光霁 ;
于明琨 ;
陈左权 ;
梁玉敏 ;
高国一 ;
文淑华 ;
俞美定 ;
董萍 .
中华创伤杂志, 1997, (01) :17-17
[6]   3H-麝香酮动力学研究——麝香芳香开窍机理的初步探讨 [J].
戴荣兴 ;
徐莲英 ;
陶建生 ;
莫启忠 ;
宫斌 ;
王菊妹 ;
丁绍凤 ;
仪明光 .
中成药研究, 1984, (11) :1-2
[7]   H-麝香酮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中药麝香芳香开窍机理的初步探讨 [J].
莫启忠 ;
宫斌 ;
茅惠明 ;
王菊美 ;
徐莲英 ;
戴荣兴 ;
陶建生 .
中成药研究, 1984, (07) :1-4
[8]   MARKED PROTECTION BY MODERATE HYPOTHERMIA AFTER EXPERIMEN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CLIFTON, GL ;
JIANG, JY ;
LYETH, BG ;
JENKINS, LW ;
HAMM, RJ ;
HAYES, RL .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 1991, 11 (01) :1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