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萤石矿床分类及其成矿规律

被引:68
作者
曹俊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萤石矿床; 地质特征; 非金属矿床; 成矿规律; 矿床规模; 白云岩; 碳酸盐岩;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中国萤石矿床成矿规律,并根据成因和赋矿岩石类型,将其分成三个类型:产于酸—中酸性岩浆岩及其接触带的矿床;产于火山岩及次火山岩中的矿床;产于碳酸盐岩或其他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中的矿床。我国东部和东南部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地带,集中了我国大部分萤石矿床。萤石矿床形成时代都较晚,且大多数与晚期岩浆活动有关。萤石常与其他非金属和金属矿物构成综合矿床。在一个大的区域内,矿床组合具明显分带性。中国东半部的北东向构造对萤石成矿十分有利。岩石类型和褶皱断裂对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围岩蚀变具有重要找矿意义,且因围岩类型而异,并具分带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低温热液近矿围岩蚀变的地球化学模型(以某矿区为例) [J].
王联魁 ;
曹俊臣 ;
杨柏林 ;
胡瑞英 ;
刘师先 .
地球化学, 1977, (01) :25-46+85
[2]  
华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