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磨沟正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

被引:26
作者
卢仁 [1 ,2 ]
梁涛 [1 ,2 ]
白凤军 [1 ,2 ]
卢欣祥 [3 ]
机构
[1]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2] 河南省有色金属深部找矿勘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3]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磨沟; 正长岩; 印支期; Hf同位素; 岩浆混合; 岩石圈拆沉; 成矿潜力;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3.02.020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南省东秦岭地区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零星出露,豫西外方山纸房—黄庄地区是其产地之一,本文对纸房—黄庄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磨沟正长岩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测试。磨沟正长岩的锆石206Pb/238U谐和年龄为245.5±8.0Ma(95%置信度,MSWD=2.6),记录了秦岭造山带印支期内早三叠世碱性岩浆活动事件。磨沟正长岩样品的εHf(t)值介于-31.89~-10.59之间,聚集于-31.89~-27.64和-21.02~-10.59两个区间内,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1937~3267Ma,集中于1937~2591Ma和3003~3267Ma两个年龄范围内。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磨沟正长岩是幔源碱性岩浆与壳源花岗质岩浆(片麻岩部分熔融)相混合的产物,与磨沟正长岩岩体中出现暗色微粒包体这一地质特征相吻合。磨沟正长岩形成于秦岭造山带的面接触碰撞时期,长期持续的碰撞效应使纸房—黄庄岩石圈厚度在垂向上显著增厚,其重力不稳定性加强,在印支早期发生局部小规模拆沉,与之伴有大规模的深部流体活动,暗示纸房—黄庄地区具有巨大成矿潜力,尤其是与正长岩岩体自身相关的稀有(Rb、Zr)、轻稀土元素及非水溶性钾矿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355 / 36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西秦岭印支早期美武岩体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J].
骆必继 ;
张宏飞 ;
肖尊奇 .
地学前缘, 2012, 19 (03) :199-213
[2]   河南省霞石正长岩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J].
梁涛 ;
卢仁 ;
卢欣祥 ;
白凤军 .
地质与勘探, 2012, 48 (02) :288-296
[3]   华北地块南缘老牛山杂岩体时代、成因及地质意义——锆石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新证据 [J].
齐秋菊 ;
王晓霞 ;
柯昌辉 ;
李金宝 .
岩石学报, 2012, 28 (01) :279-301
[4]   秦岭中段印支期花岗质岩浆作用与造山过程 [J].
刘树文 ;
杨朋涛 ;
李秋根 ;
王宗起 ;
张万益 ;
王伟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 (06) :1928-1943
[5]   陕西小秦岭地区太华群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 [J].
时毓 ;
于津海 ;
徐夕生 ;
唐红峰 ;
邱检生 ;
陈立辉 .
岩石学报, 2011, 27 (10) :3095-3108
[6]   汝城高坳背钨—钼矿区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矿石辉钼矿Re-Os年龄 [J].
王彦斌 ;
王登红 ;
韩娟 ;
雷泽恒 ;
陈郑辉 ;
屈文俊 ;
许以明 ;
资柏忠 ;
王清利 .
地质论评, 2010, 56 (06) :820-830
[7]   东秦岭外方山地区石英脉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J].
高阳 ;
毛景文 ;
叶会寿 ;
孟芳 ;
周珂 ;
高亚龙 .
矿床地质, 2010, (S1) :189-190
[8]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J].
陈衍景 .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854-865
[9]   河南鲁山地区太华杂岩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 [J].
第五春荣 ;
孙勇 ;
林慈銮 ;
王洪亮 .
科学通报, 2010, 55 (21) :2112-2128
[10]   豫西崤山早元古代中酸性侵入岩锆石/斜锆石U-Pb测年及其对熊耳火山岩系时限的约束 [J].
崔敏利 ;
张宝林 ;
彭澎 ;
张连昌 ;
沈晓丽 ;
郭志华 ;
黄雪飞 .
岩石学报, 2010, 26 (05) :1541-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