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地下流体前兆信息特征

被引:77
作者
刘耀炜
施锦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强震; 地震预报; 地下流体; 前兆信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61 [地震观测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重视前兆异常点的空间分布与活动构造、深部介质及不同类型地震关系等特征的研究, 已成为目前地震预报研究人员的共识. 本文通过某些强震地下流体前兆的信息特征分析, 认为地下流体强震前兆的信息特征主要表现在: 出现时间上的阶段性、加速性和空间分布上的群体性和配套性等方面. 而对异常的阶段性与配套性特征的深入研究, 是揭示地震孕育过程, 进而对潜在震源区及发震时间给予较准确预报的关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北北部地区3次强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场及其形成与演化机理 [J].
车用太 ;
鱼金子 ;
刘五洲 .
中国地震, 1999, (02) :46-57
[2]   地下流体中短期异常与地震活动性指标 [J].
刘耀炜 ;
范世宏 ;
曹玲玲 .
地震, 1999, (01) :3-3
[3]   共和7.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的动态演化特征 [J].
刘耀炜 ;
张元生 .
西北地震学报, 1998, (01) :60-65
[4]   西北地区水化特征及地震预测研究 [J].
张新基 ;
王长岭 ;
张慧 .
地震, 1994, (S1) :81-89
[5]   异常系列分析预报新方法探讨 [J].
王吉易 ;
张素欣 ;
郑云贞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01) :91-93
[6]   水氡异常的扩散收缩现象 [J].
李宣瑚 .
地震, 1981, (05) :41-43
[7]   地震发生前的地下水位变化 [J].
郭增建 .
地球物理学报, 1964, (03) :223-226
[8]  
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原理与方法[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张炜等 编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