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18
作者
刘献祥
吴炳煌
吴明霞
林薇
郑良朴
林久茂
李俐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福建福州
[2] 福建中医学院针推系!福建福州
[3]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
[4] 福建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福建福州
[5]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关键词
骨质疏松/针灸疗法; 骨质疏松/血液; 生物力学;
D O I
10.13261/j.cnki.jfutcm.000830
中图分类号
R246.2 [外科、针刺麻醉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 1 2月龄雌性 SD大鼠 6 5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针刺组和艾灸组 ,切除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 ,造模 3个月后治疗 3个月 ,通过骨代谢生化指标、性激素水平、生物力学等观察针刺和艾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结果 :经针刺、艾灸或雌二醇治疗后 ,血清 Ca无明显变化 ( P>0 .0 5 ) ;血清 AKP较模型组分别有所下降 ( P<0 .0 5 ) ;血清 E2 、BGP、PTH较模型组升高 ( P<0 .0 5~ 0 .0 1 ) ;股骨弹性模量、屈服能、破坏能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 P<0 .0 1 )。结论 :针刺、艾灸和雌二醇三者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针灸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应用双能量骨密度仪做骨密度与骨质疏松骨折关系的研究 [J].
区品中,唐华 .
中华骨科杂志, 1995, (05) :260-262
[2]  
实用针灸疗法临床大全[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府 强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