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心肌标志物及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5
作者:
黄健瑜
机构:
[1]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儿科一区
来源: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感染;
心肌标志物;
心肌酶;
婴幼儿;
D O I:
10.13820/j.cnki.gdyx.2009.05.049
中图分类号:
R725.4 [小儿心脏、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动态监测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治疗前后心肌标志物和心肌酶的特点。方法以180例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期80例健康体检婴幼儿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pp65抗原,同时观察临床表现。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cTnⅠ,CK,CK-MB,CK-MB/CK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2)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cTnⅠ,CK,CK-M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婴幼儿心肌损伤,并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但这种损伤是可逆的;临床上在积极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动态监测心肌标志物及心肌酶,从而有利于随访和尽早干预。
引用
收藏
页码:780 / 781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