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

被引:5
作者
彭跃峰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广东广州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小菜蛾; 次生化合物;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干扰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82.3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为评价指标,评价了20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抽提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白花蒿ArtemisialactifloraWall.、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L.、茜草RubiacordifoliaL.、飞机草ChromolaenaodorataL.、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Wall.、粪箕笃StephanialongaLour.、刺儿菜Cephalanoplossege tumBge.、猪毛草ScirpuswallichiiNees.对小菜蛾实验种群具有较强的干扰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在0 2以下.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物保护剂防治害虫效果的评价方法 [J].
庞雄飞 ;
张茂新 ;
侯有明 ;
焦懿 ;
岑依静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109-111
[2]   植物保护剂与植物免害工程——异源次生化合物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J].
庞雄飞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02) :28-32
[3]   上海地区小菜蛾的抗药性及增效剂的作用 [J].
唐振华 ;
周成理 ;
吴世昌 ;
郑惠中 ;
沈惠良 ;
顾言真 .
植物保护学报, 1992, (02) :179-185
[4]  
驱避剂在保护植物免受虫害中的作用[A]. 庞雄飞,冼继东,张茂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