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烟气降温过程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被引:1
作者
赵承美 [1 ]
余国忠 [1 ]
孙俊民 [2 ]
刘惠永 [2 ]
机构
[1]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
[2] 清华同方能源环境公司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多环芳烃; 静电除尘器;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10.05.018
中图分类号
X5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别以燃用褐煤与烟煤无烟煤的2个电厂为例,研究2个电厂烟气降温过程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转化特征。研究表明,萘、菲、苯并[a]蒽和苯并[a]芘4种多环芳烃在烟气降温过程中呈过渡分子状态,在适当的条件下,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萘、菲、苯并[a]蒽和苯并[a]芘在不同的电厂随飞灰粒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吸附特性不同,颗粒的粒度影响多环芳烃的形成与吸附。在烟气降温过程中飞灰表面吸附的萘、菲、苯并[a]蒽和苯并[a]芘含量随着飞灰粒径的变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重金属元素分布与富集特征 [J].
鲁静 ;
孙俊民 ;
邵龙义 ;
张涛 .
地球化学, 2009, 38 (02) :147-152
[2]   燃煤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J].
赵承美 ;
赵新富 ;
孙俊民 ;
刘惠永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203-205
[3]   燃煤烟气中多环芳烃富集技术研究 [J].
陈进生 ;
袁东星 .
热力发电, 2006, (08) :1-3+71
[4]   燃煤飞灰中碳对多环芳烃吸附作用的研究 [J].
赵承美 ;
孙俊民 ;
刘惠永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37-39
[5]   燃煤电厂多环芳烃的生成与控制 [J].
周宏仓 ;
金保升 ;
仲兆平 ;
李锋 ;
黄亚继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03) :50-53
[6]   燃煤流化床锅炉PAHs排放的试验研究 [J].
陆胜勇 ;
徐旭 ;
李晓东 ;
严建华 ;
池涌 ;
岑可法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1) :123-125
[7]   燃煤过程中多环芳烃污染物生成排放的影响因子研究 [J].
刘惠永 ;
张爱云 ;
姚强 ;
徐旭常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1, (06) :759-762
[8]  
Estimation of PAHs dry deposition and BaP 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 (TEFs) study at Urban, Industry Park and rural sampling sites in central Taiwan, Taichung[J] . Guor-Cheng Fang,Kuan-Foo Chang,Chungsying Lu,Hsunling Bai.Chemosphere . 2004 (6)
[9]   Emissions of organic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during Chinese coal combustion [J].
Yan, R ;
Zhu, HJ ;
Zheng, CG ;
Xu, MH .
ENERGY, 2002, 27 (05) :485-503
[10]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 emissions from a coal-fired pilot FBC system[J] . Kunlei Liu,Wenjun Han,Wei-Ping Pan,John T Rile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