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炮制减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37
作者
陈荣昌 [1 ]
孙桂波 [1 ]
张强 [2 ]
孙晓波 [1 ]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2] 温州医科大学
关键词
附子; 炮制; 减毒;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4150237
中图分类号
R283 [中药炮制、制剂];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通过查阅近年关于附子炮制减毒的研究文献,分别概述了附子炮制工艺及检验标准,对附子炮制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附子药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对多种急症、重症疗效独特。但附子毒性较大,具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因其毒性剧烈可致人死亡,所以炮制减毒对附子应用非常重要。附子炮制之法自古有之,主要有火制法的炮、烧、炒、炙、蒸、煮等;辅料制法的醋制、蜜制、姜汁制、童便制、甘草制等。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又有许多新的炮制方法出现,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检验标准,《中国药典》采用乌头碱限量法对附子的炮制进行定性的检测。附子毒性在经加工炮制后得到缓解,便于内服。炮制品附片、黑顺片、白附片可直接入药。附子炮制减毒的机制主要是在炮制过程中各种类型的生物碱均被破坏或流失。剧毒性的双酯型乌头碱水解成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进而水解成醇胺类乌头原碱类生物碱。附子在考虑炮制去毒的同时,还要重视有效成分的含量,如何能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依然是一个难题。研究附子的毒性机制及其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找到更好的减毒途径,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对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附子炮制现代技术及机制研究进行整理,希望对附子的炮制减毒、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乌头类药材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J].
黄志芳 ;
易进海 ;
唐小龙 ;
刘云华 ;
陈燕 ;
刘玉红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14) :101-104
[2]   烘箱烘烤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的影响 [J].
邓文伟 ;
侯大斌 ;
蒋荡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19) :44-46
[3]   附子江西特色炮制品种“临江片”初探 [J].
武乐 ;
张钰祺 ;
易炳学 ;
龚千锋 .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 (03) :690-692
[4]   从附子的炮制浅谈其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影响 [J].
吕佳康 ;
李计萍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1, 27 (12) :989-991
[5]   HPLC法测定附子与其炮制品中双酯型生物碱 [J].
朱日然 ;
李启艳 ;
朱宗敏 ;
黄超 .
中成药, 2011, (08) :1375-1378
[6]   对附子临床应用安全性的思考 [J].
侯秀娟 ;
章鹏 ;
马菲 ;
唐婧姝 .
北京中医药, 2011, (03) :218-221
[7]  
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中乌头总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赵纳,侯大斌,刘向鸿.中药材. 2011(01)
[8]  
不同炮制时间附子饮片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与饮片安全的相关性研究[J]. 李志勇,张硕峰,畅洪昇,孙建宁,李飞.中国中药杂志. 2009(09)
[9]   浅谈附子的临床运用体会 [J].
邵国荣 ;
王志刚 .
天津中医药, 2009, 26 (02) :132-133
[10]   附子的炮制方法概况及临床应用 [J].
陈永艳 ;
冉梅 .
中医药导报, 2008, 14 (11) :88+1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