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诱变创造高粱新种质研究

被引:12
作者
刘自华
龚振平
刘振兴
侯伯生
薛晶
解文强
麻翠丽
机构
[1] 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高粱; 卫星搭载; 空间诱变; 新种质; 灰色理论; RAPD; 同工酶;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5.03.008
中图分类号
S514 [高粱];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6年,利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搭载高粱恢复系唐恢28(TR28)干种子,回收后田间种植,对诱变后代的遗传变异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行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验证,探索灰色理论对变异后代选择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高粱空间诱变处理可获得丰富的变异类型,变异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向发展,通过选择可获得符合需要的各种变异类型。除黄化苗、不结实、结实后不出苗外,其他变异类型是可遗传的,并且其变异后代的稳定时间比常规杂交后代可提早2~3个世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证实诱变选系之间及其与对照之间存在着遗传差异。获得了优质、高产、抗病性表现突出的高粱新种质。灰色理论应用于变异后代选择可提高育种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2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空间诱变水稻大粒型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 [J].
徐建龙 ;
王俊敏 ;
骆荣挺 ;
张铭铣 ;
蒋兴村 ;
李金国 .
遗传, 2002, (04) :431-433
[2]   水稻空间技术育种的研究 [J].
李源祥 ;
华育坚 ;
周活良 ;
车新明 ;
李金国 ;
蒋兴村 ;
刘汉东 .
遗传, 2002, (04) :434-438
[3]   卫星搭载玉米雄性不育突变系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J].
李金国 ;
潘光堂 ;
曹墨菊 ;
荣廷昭 ;
蒋兴村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2, (01) :51-54
[4]   空间诱变高粱突变体的研究 [J].
赵玉锦 ;
赵琦 ;
白志良 ;
王呈祥 ;
李占录 ;
崔庆玲 .
植物学通报, 2001, (01) :81-89
[5]   中国农作物航空航天诱变育种的进展及其前景 [J].
李金国 ;
王培生 ;
张健 ;
蒋兴村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99, (06) :464-468
[6]   番茄种子宇宙飞行后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及RAPD分析 [J].
李金国 ;
刘敏 ;
王培生 ;
李文彬 ;
蒋兴村 .
园艺学报, 1999, (01) :35-38
[7]   玉米空间诱变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 Ⅰ.空间条件对玉米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J].
李社荣 ;
刘雅楠 ;
刘敏 ;
汪永祥 ;
薛淮 ;
曾孟潜 ;
郝连元 ;
薛二宝 .
核农学报, 1998, (05) :19-25
[8]   空间条件对几种粮食作物的同工酶和细胞学特性的影响 [J].
李金国,蒋兴村,王长城 .
遗传学报, 1996, (01) :48-55+90
[9]   空间条件对水稻恢复系诱变作用的研究I.早熟、丰产突变类型的筛选与观察 [J].
李源祥 ;
蒋兴村 .
杂交水稻, 1995, (05) :6-9
[10]   蔬菜航天诱变育种的初步探讨 [J].
邓立平 .
北方园艺, 1995, (01)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