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遮荫度栗茶间作模式效益评价

被引:7
作者
张纯
机构
[1] 金寨县森防站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法; 栗茶间作; 效益评价;
D O 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09.03.061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S664.2 [栗];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遮荫度下的栗茶间作园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遮荫度为25%-35%的栗茶间作园加权关联度排序第一,达到0.7877,综合效益最好。纯板栗园加权关联度排序最后,仅0.4183,综合效益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黑龙江省青贮玉米主栽品种的灰色关联分析 [J].
祁永红 .
杂粮作物, 2007, (03) :175-179
[2]   油茶子代林群体产量性状的研究 [J].
陈永忠 ;
彭邵锋 ;
王湘南 ;
杨小胡 ;
李党训 ;
王德斌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 (05) :8-14
[3]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估不同复种方式经济、生态效益探讨 [J].
罗兴录 .
耕作与栽培, 2001, (04) :4-5+47
[4]   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状况对地表径流系数的影响 [J].
闫俊华 ;
周国逸 ;
申卫军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0, (03) :197-200
[5]   混农林业:一条发展林业的有效途径 [J].
熊文愈 ;
薛建辉 .
世界林业研究, 1991, (02) :27-31
[6]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水稻品种综合评判的探索 [J].
吴建明 ;
谢正荣 ;
沈小妹 .
种子, 1990, (03) :33-35
[7]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理论与实践.[M].程鹏等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  
种植业系统分析与优化控制方法.[M].于贵瑞编著;.农业出版社.1991,
[9]  
灰色控制系统.[M].邓聚龙 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