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基于中国国情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

被引:11
作者
高丹桂 [1 ]
张志强 [2 ]
机构
[1] 重庆教育学院物管系
[2]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关键词
二元经济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土地要素; 土地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01 [土地经济学];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1 ; 020105 ;
摘要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因揭示了资本形成的源泉而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但因其忽略了二元结构转换中的土地、技术、制度安排等要素以及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使其普适性大打折扣。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农村的劳动力和土地则同时向现代部门转移。据此,构建一个包含了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可以得到两点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一,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市场来改变"三农"的窘况,而应该借助市场经济以外的力量(如惠农的制度供给)来协同解决"三农"问题;第二,现行土地制度强化了土地要素配置的二元结构,实质上提高了土地要素流向现代部门的交易成本。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探析 [J].
蔡继明 .
经济前沿, 2005, (01) :7-10
[2]   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 [J].
陈宗胜 ;
黎德福 .
经济研究, 2004, (11) :16-27
[3]   二元经济反差: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 [J].
高帆 ;
秦占欣 .
经济科学, 2003, (01) :97-103
[4]   二元经济理论的再探讨 [J].
夏明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2, (01) :1-4
[5]   论中国经济的四元结构 [J].
徐庆 .
经济研究, 1996, (11) :60-65
[6]  
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意义[J]. 张朝尊,韩太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5(01)
[7]   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J].
陈吉元 ;
胡必亮 .
经济研究, 1994, (04) :14-22
[8]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a dual economy: Alternative policy lever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J] . Khalid Saeed,Ponthep Prankprakma.World Development . 1997 (5)
[9]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a's Farming Sector: 1952-1989[J] . Guanzhong James We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