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污染治理能否规避企业僵尸化风险——基于清洁生产标准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2
作者
徐保昌 [1 ]
李秀娟 [1 ]
李思慧 [2 ]
机构
[1]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前端污染治理; 清洁生产标准; 僵尸企业; 多期倍差法;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22.02.007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20205 ; 0202 ;
摘要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僵尸企业的形成尤为重要。本文以清洁生产标准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评估了前端污染治理对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展开的实证研究发现:前端污染治理显著抑制了僵尸企业的形成,其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发现前端污染治理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创新的途径抑制了僵尸企业形成。扩展性检验表明,前端污染治理有效地“治愈”僵尸企业,并在行业层面降低了僵尸企业比重。因此,为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可以适当发挥环境管理对企业效益的刺激作用,并结合行业与区域差异综合考虑进一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清洁生产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 [J].
高翔 ;
袁凯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20, (02) :93-109
[2]   外资进入自由化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J].
毛其淋 ;
方森辉 .
世界经济, 2020, 43 (01) :143-169
[3]   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劳动力资源错配效应研究 [J].
乔小乐 ;
宋林 ;
戴小勇 .
财贸经济, 2019, 40 (11) :113-128
[4]   僵尸企业与就业增长:保护还是排挤? [J].
肖兴志 ;
张伟广 ;
朝镛 .
管理世界, 2019, 35 (08) :69-83
[5]   排污权交易机制是否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任胜钢 ;
郑晶晶 ;
刘东华 ;
陈晓红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5) :5-23
[6]   僵尸企业如何阻碍产业发展:基于异质性视角的机理分析 [J].
肖兴志 ;
黄振国 .
世界经济, 2019, 42 (02) :122-146
[7]   国企混合所有制能治疗僵尸企业吗?——一个混合所有制类啄序逻辑 [J].
方明月 ;
孙鲲鹏 .
金融研究, 2019, (01) :91-110
[8]   前端污染治理与我国企业的就业吸纳——基于拟断点回归方法的考察 [J].
张慧玲 ;
盛丹 .
财经研究, 2019, 45 (01) :58-74
[9]   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能否诱发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 [J].
齐绍洲 ;
林屾 ;
崔静波 .
经济研究, 2018, 53 (12) :129-143
[10]   为什么僵尸企业能够长期生存 [J].
王万珺 ;
刘小玄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10) :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