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渤海湾盆地北西盆山边界地区泊松比分布
被引:48
作者:
许卫卫
郑天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泊松比;
地壳厚度;
接收函数;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 [地震波、地震震级、震源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泊松比做为了解地球内部介质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地震学上可以通过P波和S波速度的比值来确定.利用远震P波波形记录中包含的壳-幔速度间断面的Ps转换波及其多次反射转换波信息,采用在地壳厚度-波速比平面上对接收函数转换波能量的叠加搜索方法,可以测定台站下方区域内地壳的平均厚度和泊松比.我们对渤海湾盆地北西盆山边界地区68个宽频带台站近两年的远震记录资料进行了处理研究,得到了该区域的地壳厚度以及泊松比分布.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北西盆山边界的泊松比值分布横向变化复杂,山区侧与盆地侧存在明显差异;山区侧泊松比值分布相对均匀,盆地侧变化剧烈,但存在小区域范围内(100~200km)的一致性,与地表出露岩石的对比表明:形成渤海湾盆地的新生代伸展作用在下地壳深度有明显的响应,从地震学上获得的泊松比分布对于了解该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可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77 / 108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