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负荷调控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试验研究

被引:17
作者
史晓慧 [1 ]
刘芳 [1 ]
刘虹 [2 ]
竺建荣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进料负荷; 关键培养技术; 污泥沉降性能;
D O I
10.13227/j.hjkx.2007.05.018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采用厌好氧交替的SBR反应器,以进料负荷(即进水浓度)作为主要控制参数,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关键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在30 min的较长污泥沉降时间下,通过进料COD 0-900 mg.L-1的负荷调控,可以有效控制反应器内污泥生长.初始接种污泥的沉降性能对颗粒污泥产生很重要,SVI值保持在20-50 mg.L-1才能有助于颗粒污泥形成和培养.应用“空曝”这种强力负荷调控方式可大大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并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通过进料减负荷运行可很好实现污泥的“完全颗粒化”培养.颗粒化转变出现在进料浓度COD 400-500 mg.L-1,污泥浓度约8-10 g.L-1.“完全颗粒化”污泥的性能优异,粒径约1.0mm,SVI值25-35 mg.L-1,最大沉降速率60 m.h-1.污泥颗粒过程的发生可能决定于SBR的独特间歇式运行,即基质浓度的贫富交替,减负荷运行可强化基质贫富交替并增大颗粒化过程的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26 / 10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不同有机负荷下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 [J].
王芳 ;
杨凤林 ;
张兴文 ;
刘毅慧 .
中国给水排水, 2004, (11) :46-48
[2]   好氧颗粒活性污泥的培养及理化特性研究 [J].
竺建荣 ;
刘纯新 .
环境科学, 1999, (02)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