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考察与实态分析

被引:5
作者
窦祥铭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变迁; 实态; 产权;
D O I
10.16061/j.cnki.cn46-1076/c.2012.03.02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村土地制度历来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因此,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合理界定和安排农地产权,构建一套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地产权制度,便成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关键。论文通过对建国后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考察和实态分析,认为在全国推行土地"国家终极所有,农民永久使用"这样一种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比较合适。一方面,国家拥有了比单纯的法律调控更具效力的最终控制权和裁决权;另一方面,农民获得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生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准私有化"的土地产权,这应是一个利国利民、兴利除弊的最佳农地产权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改革30年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产权视角的分析 [J].
冀县卿 ;
钱忠好 .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10) :73-79
[2]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与中国农业合作制的实践 [J].
张庆忠 .
中国农村经济, 1991, (10) :17-24
[3]  
中国当代农地制度研究.[M].易永锡; 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4]  
中国发达地区农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M].余鹏翼; 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  
共有与私用.[M].赵阳;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  
“三农”难题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M].冯继康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7]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张红宇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9]  
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M].成汉昌著;.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