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建设的空间布局

被引:8
作者
贾敬敦
伍永秋
张登山
康慕谊
史培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 
关键词
青海省; 环境演变; 生态建设; 空间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黄河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青藏高原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区,其生态环境建设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青海省在距今7000年~3000年时出现过气候适宜期,最暖时平均气温较今高出3℃~5℃,降水量比现在高出30%~80%,青海湖含盐量下降,湖面比现在高出18m,此时的环境以温暖湿润为特点。青海地区20世纪的升温则以暖干为主要特点,在千年尺度上,现在处于干冷时期;而在百年和十年尺度上,则处于增温期,继续升温可能伴随降水的增加。关于青海地区目前生态环境的判断是整体恶化、局部改善。根据青海省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建设可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黄河长江源头区、黄河上游区、柴达木盆地区、祁连山地区。每个地区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古里雅冰芯中小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姚檀栋
    焦克勤
    杨志红
    施维林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10) : 1108 - 1114
  • [2] 青海可可西里苟弄错地区近二万年来的环境变化
    李炳元
    李元芳
    朱立平
    李栓科
    孔昭宸
    山发寿
    [J]. 科学通报, 1994, (18) : 1727 - 1728
  • [3] 青海湖全新世以来古环境参数的研究
    张彭熹,张保珍,钱桂敏,李海军,徐黎明
    [J].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 225 - 238
  • [4]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古土壤及其对环境变迁的反映
    徐叔鹰
    [J]. 地理科学, 1994, (03) : 225 - 232+295
  • [5]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J]. 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唐领余,王富葆,姚檀栋,赵希涛,张丕远,施少华.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08)
  • [6] 中国的全球变化预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叶笃正,陈泮勤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