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中国货币政策

被引:5
作者
陶娅娜
李宏瑾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关键词
新常态; 货币政策; 改革转型;
D O 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15.04.006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在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和经济运行特征进行简要梳理和描述后,本文对当前货币调控约束条件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特征,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全面刺激政策边际效果明显递减,劳动力市场总体稳定,经济易热难冷局面明显改观,国际收支和流动性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增强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了更好地引领新常态,货币政策应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前提下,以通胀作为最主要目标,保持政策定力,积极拓展基础货币供给渠道,做好流动性管理,加强预期引导,推进价格调控方式转型,在做好总量调控的同时,协调推进结构调整,以更好地促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长远平稳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89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 [J].
张晓慧 .
中国金融, 2015, (02) :22-25
[2]   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白重恩 ;
张琼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3-30
[3]   “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 [J].
刘伟 ;
苏剑 .
经济科学, 2014, (04) :5-13
[4]   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 [J].
陆旸 ;
蔡昉 .
世界经济, 2014, 37 (01) :3-29
[5]   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J].
王庆 .
中国市场, 2013, (15) :18-24
[6]   2012年全球金融形势分析及2013年展望 [J].
张茉楠 .
金融与经济, 2013, (01) :14-18
[7]   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 [J].
周小川 .
中国金融, 2013, (02) :9-14
[8]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9]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新常态”与中国宏观经济 [J].
宋雷磊 .
开放导报, 2012, (05) :9-14
[10]   我国中央银行数量型货币调控面临的挑战与转型方向 [J].
项卫星 ;
李宏瑾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7)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