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光合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71
作者
邵玺文
韩梅
韩忠明
孔伟伟
杨利民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芩; 生境; 光合特性; 日变化;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在黄芩盛花期,测临江、长春、洮南3个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Pn及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黄芩Pn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吉林省黄芩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不同生境黄芩Pn日变化均呈不明显双峰曲线,有轻微光合"午休"现象,黄芩Pn中午降低均为气孔限制;三地黄芩Pn与PAR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长春黄芩Pn与C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洮南黄芩Pn与RH呈显著正相关(p<0.05);3个不同生境环境因子对Pn的直接作用由大到小分别为临江PAR>Ca>Ta>RH>TL,长春Ta>RH>PAR>Ca>TL,洮南PAR>RH>TL>Ca>Ta;低的空气湿度是产生光合"午休"现象的重要生态因子;临江高温高湿、长春大气CO2浓度低、洮南相对湿度低是影响各生境黄芩Pn的主要环境因子;对黄芩Pn影响是PAR、Ta、RH、Ca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生境下,发挥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470 / 14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种群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J].
杨利民 ;
韩梅 ;
张连学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4) :383-388
[2]   高寒地区地膜覆盖栽培饲用甜菜光合日变化初探 [J].
李春鸣 ;
蒲小朋 ;
马姝雯 ;
谢志云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46-48
[3]   黑琥珀李光合特性的研究 [J].
张吉祥 .
果树学报, 2005, (01) :84-86
[4]   中药资源的生态研究 [J].
郭兰萍 ;
黄璐琦 .
中国中药杂志, 2004, (07) :9-12
[5]   根茎禾草乳熟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比较研究 [J].
何文兴 ;
易津 ;
李洪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205-209
[6]   不同种源黄芩生长发育特性初步观察 [J].
陈君 ;
杨世林 ;
程惠珍 .
中药材, 2002, (11) :777-778
[7]   生态因子对水稻Rubisco和光合日变化的调节 [J].
翁晓燕 ;
蒋德安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04) :36-40
[8]   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 [J].
李隆云 ;
肖小河 ;
贺承山 .
中国中药杂志, 1999, (12) :3-6+58
[9]   羊草无性系构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可塑性变化 [J].
杨持 ;
杨理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3) :42-45
[10]   植物的温度及测定 [J].
蒋高明 .
植物杂志, 1998, (01)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