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和规划框架

被引:3
作者
哈里安东尼帕特里诺斯 [1 ]
魏爱德
王燕 [2 ]
机构
[1] 世界银行
[2]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交流处
关键词
标准; 教育体系; 教育质量;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3.03.009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2000年联合国确定了到2015年所有儿童都有机会完成免费的、高质量的强制性基础教育的目标。尽管目前各国在入学率与完成率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发展中国家的学习质量仍不尽人意。鉴于目前的教育生产模式不足以支持教育改革和提升以学生学习衡量的教育质量,本文提出了一个更宽泛、更综合的制定政策的方法:基于此前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理论与实证依据,本文构建了一个改进教育质量的框架,该框架包括评价、自主权、问责制、关注教师、关注早期儿童发展、关注文化。实现这些需要基于更多的研究发现,尤其是有关效果评价的实证证据来开发一个国际质量标准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4+192 +19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袁振国主编, 2000
[2]  
Costs and benefit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Guatemala: A partial analysis[J] . Harry Anthony Patrinos,Eduardo Velez.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2009 (6)
[3]  
Efficient Learning for the Poor: New Insights into Literacy Acquisition for Children[J] . Helen Abadzi.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 2008 (5)
[4]   The effect of national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based exams on achievement [J].
Bishop, JH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 87 (02) :260-264
[5]  
The Economics of Schooling: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in Public Schools[J] . Eric A. Hanushek.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1986 (3)
[6]   THE SOCIAL-CONTEXT OF EFFECTIVE SCHOOLS [J].
HALLINGER, P ;
MURPHY, JF .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86, 94 (03) :328-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