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7
作者
毛德强 [1 ]
冯连贵 [1 ]
潘传波 [2 ]
汪新丽 [1 ]
汪强 [2 ]
张春华 [1 ]
苏培学 [1 ]
李洪 [1 ]
机构
[1]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重庆市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特征; 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1 [肿瘤学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方案,对2004~2005年重庆市渝中区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死因进行回顾性抽样调查,分析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截缩率、累积率等指标,并与全国和历史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渝中区居民恶性肿瘤2年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5.28/10万和78.84/10万,截缩率和累积率分别为126.29/10万和11.24%;是总死亡原因的第1位死因,占总死亡的23.13%。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5.20/10万和52.03/10万,男性标化率明显高于女性(u=10.73,P<0.01)。肺癌是重庆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的首要死因,它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7.17%,是第2位死因肝癌的2.59倍。渝中区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该区全国第2次死因调查(1990~1992年)的173.85/10万比较有所下降,主要恶性肿瘤肺癌的死亡率低于第2次死因调查的58.74/10万,低于1991~2000年间的63.44/10万。结论重庆市主城居民以肺癌为主的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可能与环境污染治理等措施初见成效有关,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是制订相关策略和措施的依据,也是进行评估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715 / 17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1999年~2001年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J].
毛德强 ;
汪新丽 ;
何若芬 ;
陈亚林 ;
贾庆良 ;
肖邦忠 .
中国肿瘤, 2002, (12) :20-22
[2]   重庆市城市居民1991~2000年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J].
唐晓君 ;
刘达伟 ;
胡志琼 .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08) :72-73
[3]   中国1990~1992年胃癌死亡调查分析 [J].
孙秀娣 ;
牧人 ;
周有尚 ;
戴旭东 ;
乔友林 ;
张思维 ;
皇甫小梅 ;
孙杰 ;
李连弟 ;
鲁凤珠 ;
不详 .
中华肿瘤杂志 , 2002, (01) :8-12
[4]   重庆市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变化趋势 [J].
尧晓晴 ;
孙世良 .
中国肿瘤, 1999, (03) :120-120
[5]   改善能源结构,控制燃煤大气污染 [J].
周百兴 .
重庆环境科学, 1998,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