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镇居民跨区域出行与乡村地域系统调查研究

被引:12
作者
赵鹏军
于昭
贾雨田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村镇居民; 跨区域出行; 乡村地域系统; 多水平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D O I
10.13249/j.cnki.sgs.2020.04.001
中图分类号
F542 [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83302 ; 1203 ;
摘要
村镇居民出行特征是反映乡村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是乡村地域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也是乡村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采用2016年住建部全国小城镇调查的村镇居民调查数据,分析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含港澳台地区数据)119个建制镇的村镇居民的跨区域出行规律,揭示村、镇、县、市之间相互联系特征,并应用多水平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Meologit),分析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小城镇服务设施供给、区位和对外交通便利性对村镇居民跨区域出行频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地区传统地域系统正在发生变化,虽然"村-镇-县"等级结构模式依然是主体,但"村-县"和"镇-市"的联系在增强;对村庄居民来说,县城一级服务地的服务和商品的重要性凸显;乡村居民跨区域出行特征存在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和西部大城市周边的村镇居民的出行频率高于中部地区,平原和丘陵地区居民出行频率高于山地、高原地区,地区间差异随出行目的地等级提高而更加明显;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基本全覆盖,地理区位和交通设施条件不再是影响居民城乡联系的主要因素,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出行需求、收入增加和小汽车拥有率提升等因素对居民跨区域出行的影响在增强,通过"大修大建"乡村公路来促进城乡联系的传统做法需要进一步深思。
引用
收藏
页码:498 / 50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基于“城——村—地”三维视角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 [J].
刘晶 ;
金晓斌 ;
范业婷 ;
项晓敏 ;
冉娜 ;
周寅康 ;
沈春竹 .
地理研究, 2018, 37 (04) :678-694
[2]   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进展及展望 [J].
余斌 ;
卢燕 ;
曾菊新 ;
朱媛媛 .
地理科学, 2017, 37 (03) :375-385
[3]   农村居民集日出行特征探讨 [J].
刘永超 ;
张瑾 ;
陆洋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6, 40 (02) :390-393
[4]   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城乡居民出行特征研究——以苍南县为例 [J].
罗雄雄 ;
董洁霜 ;
董智杰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5 (04) :52-56
[5]   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理研究——以苏南为例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吴启焰 ;
王亚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4) :591-603
[6]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新近进展 [J].
龙花楼 ;
刘彦随 ;
张小林 ;
乔家君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145-1158
[7]   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居民出行特征 [J].
杨琦 ;
袁华智 ;
冯树民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4 (01) :76-83
[8]   农村居民出行目的地选择行为模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J].
杨琦 ;
杨云峰 ;
袁华智 ;
冯忠祥 ;
慈玉生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3, 13 (05) :83-90
[9]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19-1028
[10]   中心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时空演进模式研究:理论与实证 [J].
郑文哲 ;
郑小碧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79-8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