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滑坡复活问题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75
作者
张永双 [1 ,2 ]
吴瑞安 [3 ]
郭长宝 [3 ]
王立朝 [2 ]
姚鑫 [3 ]
杨志华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2]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古滑坡; 混杂堆积体; 强度理论; 复活机理; 早期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古滑坡是斜坡长期复杂演化过程的产物,物质组成复杂、岩土力学性质特殊,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扰动敏感性。随着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剧和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国内外发生了大量古滑坡复活导致的交通、水电工程等重要设施毁坏和人员伤亡等灾难性事件,灾害风险日益严峻。通过梳理国内外古滑坡研究现状,总结了古滑坡区域发育规律及古滑坡判识研究、古滑坡体和古滑带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古滑坡的复活机理研究、古滑坡复活过程及其模拟分析、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结合当前防灾减灾需求,提出古滑坡复活问题研究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是:(1)古滑坡自动化判识方法和准则;(2)基于新强度理论的古滑坡复活起滑机理;(3)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模型和评价方法。破解这些关键科学问题,将为重大工程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728 / 74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3 条
[1]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在黄土滑坡调查评估中的应用 [J].
彭大雷 ;
许强 ;
董秀军 ;
巨袁臻 ;
亓星 ;
陶叶青 .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 (03) :319-330
[2]   十年跨度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对比分析 [J].
刘希林 ;
庙成 ;
田春山 ;
邱锦安 .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 (09) :926-936
[3]   梁疙瘩古滑坡治理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 [J].
韩叙领 .
中外公路, 2016, 36 (04) :64-67
[4]   改进的CR-InSAR技术用于四川甲居滑坡形变监测 [J].
敖萌 ;
张勤 ;
赵超英 ;
刘广全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7, 42 (03) :377-383
[5]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古滑坡区提取 [J].
张路路 ;
刘召芹 ;
刘峰 ;
李巍 .
遥感信息, 2015, 30 (06) :37-41+47
[6]   快鸟影像在典型古滑坡识别应用中的研究 [J].
张雅莉 ;
马金珠 ;
张鹏 ;
顾春杰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5, 32 (11) :130-135+148
[7]   Case studies of high-sensitivity monitoring of natural and engineered slopes [J].
Lienhart, Werner .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 7 (04) :379-384
[8]   煤矿井巷上方大型老滑坡复活机理与致灾过程 [J].
龙建辉 ;
张吉宁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 32 (03) :511-517
[9]   基于PS-InSAR技术的断裂带近场变形特征提取 [J].
李凌婧 ;
姚鑫 ;
张永双 ;
王桂杰 ;
郭长宝 .
地质通报, 2015, 34 (01) :217-228
[10]   三峡库区马家沟滑坡滑体粗粒土蠕变试验研究 [J].
胡新丽 ;
孙淼军 ;
唐辉明 ;
谢妮 ;
郭嘉 .
岩土力学, 2014, 35 (11) :3163-3169+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