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ex型矿床成矿系统

被引:108
作者
韩发
孙海田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Sedex型矿床,矿床地质学,地球化学,成矿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系统总结了Sedex型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地质环境、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化流体来源及成矿模式等问题。结合某些最新研究成果,对该类型矿床的Pb、Si、B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以加拿大科迪勒拉地区页岩容矿的Zn Pb矿床、中国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及澳大利亚布罗肯希尔Pb Zn Ag矿床为例,深入讨论了Pb、Si、B的来源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对产于不同地质环境下现代海底热液成矿系统的研究证明,有沉积物覆盖和无沉积物覆盖海底成矿热流体的化学组成及Pb、Sr、B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明显不同。前者富含与陆壳物质有关的金属组合及NH4,并富含放射成因Pb和Sr的组分,后者富含与洋壳玄武岩有关的金属组合,但特别贫NH4。这种不同与古代Sedex型和塞浦路斯型矿床之间化学组成的差别十分相似,它意味着前者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伏陆壳岩石,并为其富含B,Ba,Ag,As,Sb,W,Sn,Hg,Mn等元素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在特定地球化学背景下,上述那些元素也能形成独立的Sedex型矿床,同时强调了注意寻找这种新型矿床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63
页数:1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