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教育流动空间的提出、构造及效应

被引:20
作者
齐军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流动空间; 构成要素; 集聚与扩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教育流动空间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网络时代将发挥中枢作用,包括可以突破时空界限、丰富信息的表征或表现形式,改变学习资源的分布形态,使其具有无限可复制性和广泛通达性的技术要素;人类教育活动密集和活跃的教育区位要素;愿意参与到教育流动空间的开发、设计、架构以及应用中的人力要素。教育流动空间作为一种社会化形塑的空间,还体现出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将彻底改变教育实现空间正义的方式,并从根本上突破以往从调控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不同现实教育空间中的配置程度来促进均衡发展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M].(英) 格利高里;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世界是开放的.[M].(美) 邦克;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城市居住用地区位研究.[M].范炜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   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 [J].
祝智庭 ;
管珏琪 .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01) :1-9
[7]   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 [J].
胡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113-131+207
[8]   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 [J].
李春敏 .
南京社会科学, 2011, (11)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