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沙”、“尼格”强度和结构差异对海南暴雨分布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赵付竹
王凡
郑艳
机构
[1] 海南省气象台
关键词
天气学; 热带气旋“纳沙”和“尼格”; 结构差异; 暴雨; 海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11年9月14日—10月5日,"纳沙"和"尼格"2个台风先后登陆海南,均产生了较强的区域性暴雨或大暴雨。利用常规资料,对这2个台风的移动路径和暴雨形成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由于副高形态及其演变的不同,使得两个台风路径变化不同。利用0.5°×0.5°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中尺度自动站和日本静止卫星0.05°×0.05°TBB等资料,综合分析登陆台风"纳沙"、"尼格"强度和结构差异对海南暴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台风中心附近环境风垂直切变密集带的跨度变化与台风强度相关,日平均海表温度与热带气旋(TC)强度维持或加强密切相关;登陆TC动力结构和水汽辐合的不对称分布导致台风暴雨落区和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强降水与局地发生的对流云对应较好时表现为明显的对流性降水,对降水有增幅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热带气旋莫兰蒂(1010)强度的观测研究和增强条件的诊断分析 [J].
高拴柱 ;
吕心艳 ;
王海平 ;
许映龙 .
气象, 2012, 38 (07) :834-840
[2]   台风“凡亚比”造成马贵镇致洪暴雨分析 [J].
黄晓莹 ;
程正泉 .
广东气象, 2011, 33 (06) :1-3+24
[3]   台风“莫兰蒂”近海加强的成因分析 [J].
叶宾宾 ;
林中鹏 ;
童华君 .
广东气象, 2011, 33 (05) :17-20
[4]   1002号台风“康森”过程分析 [J].
蔡夏影 ;
赵蕾 ;
吴坤悌 ;
陈明 .
广东气象, 2011, 33 (04) :30-34
[5]   热带气旋影响陵水县降水的不同强度特征 [J].
李君海 .
广东气象, 2011, 33 (04) :37-40
[6]   垂直风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及结构的影响 [J].
陈国民 ;
沈新勇 ;
刘佳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 31 (01) :1-4+10
[7]   冷空气侵入对台风“罗莎”暴雨增幅的作用 [J].
王洪勋 ;
诸晓明 ;
张建海 .
广东气象, 2009, 31 (01) :48-50
[8]   超强台风“桑美”(2006)近海急剧增强特征及机理分析 [J].
于玉斌 ;
陈联寿 ;
杨昌贤 .
大气科学, 2008, (02) :405-416
[9]   070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强度减弱与路径异常的关系 [J].
梁晓祥 ;
李刚毅 ;
杨昌源 ;
毛绍荣 .
广东气象, 2007, (04) :15-17
[10]   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致洪暴雨的特征及成因 [J].
张东 ;
蔡安安 ;
林良勋 .
广东气象, 2007, (01)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