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的能值分析

被引:11
作者
蒋碧
李明
吴喜慧
佟小刚
吴发启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生产模式; 能值分析; 关中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作物秸秆的焚烧或闲置,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而且造成秸秆资源的极大浪费。应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分析了9种不同秸秆还田组合模式的能值效益。结果表明,(1)各处理模式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投入占系统总能值投入的比重最大,其中化肥能值投入比重最高。(2)能值产出方面,小麦秸秆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WH-MC)模式的产出水平最高,达到7.60×1015sej/(hm2.a)。(3)小麦秸秆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WH-MC)模式的净能值产出率最高、环境负载率最低、能值反馈率最大、产投比最大,分别为2.52、1.13、75.90%和1.39。小麦秸秆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WH-MC)是该区域种植业最优的秸秆还田模式,可以大力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高产粮区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 [J].
赵桂慎 ;
姜浩如 ;
吴文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8) :318-323
[2]   能值方法与存在问题分析 [J].
魏胜文 ;
陈先江 ;
张岩 ;
于应文 ;
牛俊义 .
草业学报, 2011, 20 (02) :270-277
[3]   基于能值理论的武汉市农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J].
熊凯 ;
杨钢桥 ;
蔡银莺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06) :738-741
[4]   辽宁省朝阳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J].
付晓 ;
吴钢 ;
尚文艳 ;
刘阳 ;
王宏昌 ;
付海威 .
生态学杂志, 2005, (08) :902-906
[5]   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J].
赵晟 ;
李自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464-470
[6]   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劳秀荣 ;
孙伟红 ;
王真 ;
郝艳如 ;
张昌爱 .
土壤学报, 2003, (04) :618-623
[7]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
江永红 ;
宇振荣 ;
马永良 .
土壤通报, 2001, (05) :209-213
[8]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 [J].
李双成 ;
傅小锋 ;
郑度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297-304
[9]   长期麦秆直接还田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张振江 .
土壤通报, 1998, (04) :11-12+4
[10]   西藏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
严茂超 ;
HTOdum .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02)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