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被引:20
作者
许崇正
焦未然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保护; 反馈;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3.12.002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5 ;
摘要
文章借助城镇化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反馈环路理论,分析了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原因,以及新型城镇化何以能避免生态危机的机制。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实现过程中必须注意处理好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以及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取向的落实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淮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与建议 [J].
王振龙 .
水利水电技术, 2011, 42 (08) :78-81
[2]   通榆河响水段饮用水源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J].
李运连 ;
周古奎 ;
王文会 .
江苏水利, 2007, (11) :39-40
[3]   江苏省沿海水利状况与规划思路 [J].
叶健 ;
苏长城 ;
袁文秀 .
江苏水利, 2007, (01) :17-18+20
[4]  
江苏省沿海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风险格局与政策调控研究[D]. 尹荣尧.南京大学. 2011
[5]  
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终极目的 .2 刘思华,方时姣. 第二届"人的发展经济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