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MRA、TCD、颈部血管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23
作者
黄舜韶
黄立安
徐浩
费建林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广州
[2]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广东广州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SPECT; MRA; TCD; 颈部血管彩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客观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方法 对临床确诊 VBI患者40例 ,进行 SPECT、颈部血管彩超、TCD检查 ,并对 SPECT结果正常的部分患者进行了乙酰唑胺 (Diamox)介入SPECT检查 ,对 2 6例患者进行颅脑 MRA检查。结果  VBI患者普通 SPECT阳性率为 5 2 .5 % ,Diamox介入SPECT后阳性率提高至 79.4% ,TCD阳性率为 6 2 .5 % ,CDFI阳性率为 42 .5 % ,MRA阳性率为 7.6 9%。结论 TCD、颈部血管彩超可作为简单筛选 VBI的检查手段 ,MRA可能对 VBI诊断帮助不大 ,SPECT及 Diam ox介入SPECT可能是目前 VBI诊断较实用的客观可靠的检查手段 ,值得临床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MRA和TCD对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发作的研究 [J].
唐开雄 ;
陈瑞陶 ;
蔡瑞洲 ;
周剑勇 ;
黄俊杰 ;
龙晚生 ;
莫仲娟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9, (01) :18-20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ENG、BAEP、TCD的对照研究 [J].
安连英 ;
张新卿 ;
马永红 .
临床脑电学杂志, 1998, (03) :37-38
[3]   乙酰唑胺脑血流负荷试验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J].
修雁 ;
陈绍亮 ;
孙晓光 ;
牛敬忠 ;
朱文炳 ;
崔尧元 ;
陈可靖 ;
谢瑞满 .
中华核医学杂志, 1998, (01) :10-12+64
[4]   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的价值 [J].
唐开雄 ;
黄俊杰 ;
陈瑞陶 ;
蔡瑞洲 ;
王一兵 ;
周剑勇 ;
马强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 (01) :29-31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颅内外超声诊断 [J].
张源祥,赵刚,李栓堂,唐素华,罗大勇,杨庆生,吕新志,邓开伯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6, (01) :28-31
[6]   轻微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J].
游国雄 ;
贾启德 ;
施有昆 ;
王者晋 ;
邓瑶珠 ;
梁乃和 .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8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