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和评价。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n Bandura)提出,其机制为对人类的认知行为有调控作用。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近年来有关对慢性病患者增强自我效能干预的相关研究也开始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的研究进行综述。一、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即自己在面临某一具体的活动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或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该活动任务。自我效能理论认为,对某一行为具有较高自我效能者在行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动机、努力程度及坚持性更好,